“收到来自广东江门哥哥姐姐写的信和文具,我感到非常高兴,疆校在信中,份广我了解到侨乡的东侨到边碉楼群背后是百年家国故事,书中学习的乡手信跨鸟的天堂也在那里,真想去江门,越公园看看大海、疆校小鸟天堂、碉楼,尝试陈皮采摘和制作。”拿着跨越5000公里的礼物,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麦迪乃·麦麦提江开心地说。
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收到来自广东的礼物。
近日,300多份精美且意义非常的礼物——由五邑大学、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制作的“同心筑梦”文创礼包、围巾、文具,以及一封封情感真挚的书信,从广东江门寄出,送给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的学生。文创礼包的LOGO上,侨乡碉楼与新疆瓜果相融,红色的大石榴炽热如火,象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。
当文创礼包被拆开后,孩子们爱不释手,并争相传阅江门学子的手写信件。信中,江门学子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西合璧的碉楼群、甘香的新会陈皮,以及绿意盎然的南国春日风光。
制作礼物、书写信件的“主力军”,是在江门求学的新疆籍学生。在广东援疆支持下,广东省普通本科“美育智能评价名师工作室”指导下,五邑大学、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与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结对,并策划“万里粤疆手拉手,共绘中华同心圆”系列活动后,书信、礼物的往来,成为两地学子的“新常态”。
侨乡学子写书信给喀什的孩子。
今年春节期间,在江门的新疆籍学生,已经为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,送去了亲手织的围巾和亲笔写的春联。礼物虽小,可蕴含了对家乡的眷恋,以及对民族团结的珍惜和期许。一封封书信,传递了在广东读书的点点滴滴,也鼓励新疆的小朋友们努力学习,走出家乡,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。
在江门求学的学生写挥春寄到新疆喀什。
“家乡的弟弟妹妹,广东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,这里有繁华的都市,也有美丽的侨乡文化。广东的老师同学都特别友善,让我成长不少......希望你们也能保持对知识的渴望,好好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,多读好书、多交朋友!学成之后,一起把家乡建得更好!”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学生木娜外尔?艾山在信中如是写道。
在江门求学的新疆籍大学生,织围巾送给喀什的孩子。
喀什地区由广东对口帮扶,新疆籍学子寄回家乡的书信中,也表达出对广东援疆干部人才的感激。
“感谢你们对新疆的付出。我在南粤求学,每次回到家乡喀什,都能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。曾经家乡购物选择寥寥,如今超市、商场林立,各类商品琳琅满目,生活物资应有尽有。这背后,离不开你们的付出。在你们的带动下,毕业后我想回到喀什,用所学为家乡添砖加瓦,延续这份温暖与力量。”来自五邑大学的阿斯木姑丽在信中如是写道。
在江门求学的新疆籍大学生,暑期返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。
“万里粤疆手拉手,共绘中华同心圆”系列活动的开展,为粤新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注入动力。以丰富的侨乡文化资源为依托,将华侨精神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,在江门求学的新疆籍学生连续2年返乡,开展国旗下宣讲、普法宣传、民族团结联谊、推广普通话等实践活动,在“边走、边看、边学、边讲”中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,感受到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袁瀚
通讯员:谭晓玉
2025-07-18 17:501937人浏览
2025-07-18 17:401252人浏览
2025-07-18 17:322097人浏览
2025-07-18 17:07686人浏览
2025-07-18 16:52579人浏览
2025-07-18 16:161790人浏览
春风轻拂,阳光正好,正是穿上小裙子,踏青的时候。孩子们欢笑着,奔跑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间,每一步都踏着春天的节奏。而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,IVY HOUSE常春藤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春游新装备
11月20日,平梁镇中心小学新一届家委会成员受邀齐聚学校党员活动室,参与学校决策,与校领导共商学校发展大计。会议研究确定了家长委员会制度,支部副书记刘康汉讲解了家委主任及副主任、“七部”负责人的职责;
6日,记者从福州各类演出场所获悉,本月福州演艺舞台好戏连台,有新年音乐会、福州十邑春晚、京剧、福州曲艺等。春节前后,还有歌舞表演《福满新春》、“福见好戏迎新春进景区”等多场公益